2月15日,中国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,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增量双双超预期。数据显示,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元,创单月历史新高;社融规模增量46400亿元,也创历史新高。
接下来,如何理解2019年的货币政策走向?为了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守住经济的底线,决策部门会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?2019年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,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如何根据新的形势转型升级?围绕这些问题,本期第一财经《首席对策》专访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。
李迅雷曾任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,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、所长兼销售交易总部总经理、总裁助理、总经济师兼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。他提出,对于2019年政策的理解,实际上就是两条:稳中求进、底线思维,前者是要实现经济的再平衡,后者则意味着经济下行有底支撑。2019年经济增速如果继续回落,则需要防止回落幅度过大引发风险,于是,需要稳就业、稳外贸、稳金融、稳投资、稳外资、稳预期,此时,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就非常关键。
对于货币政策,李迅雷认为经济下行时期,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是必然,并预计2019年还要降准两个百分点。
对于资本市场投资策略,李迅雷在《首席对策》中强调了“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。” 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动经济高增长看成是“攻势”,那么,如今的经济增速回落则可以理解为“守势”。进攻过程偏离均值,防守过程实际上就是回归均值。
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?李迅雷表示:大类资产配置而言,建议增持债券、黄金和权益资产。首先,2019年将是低通胀环境,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,国内则仍有降息可能。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面,债券市场还值得配置,尤其是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。
对于房地产,李迅雷认为已经进入减持窗口,但2019年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。投资方向上,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,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,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,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。
以下为《首席对策》访谈实录:
存量主导阶段挖掘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
第一财经:注意到您最近有一个观点“经济再平衡下的均值回归。”如果把过去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红利带来经济高增长,看成是攻势,那么目前的经济增速回落则是守势,在您看来,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资本市场挖掘机会,2019年的行情大致如何?
李迅雷:目前从政策层面来讲,我认为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,毕竟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未来,我们看到的经济数据都是过去,拿过去的经济数据对未来做悲观的预测,显然是不明智的。对于未来预期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,但事实上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变化的话,就形成了预期差,预期差就会改变估值水平。我认为目前大家对2019年的预期偏悲观了,我相信2019年应该会比2018年更好一些。
因为市场有的时候波动是非理性的,关键还是要看估值底,尽管估值底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判断,但至少通过历史比较可以确认,目前的估值水平是低估或者比较低估,至少是比较合理的。比如从市盈率角度看,中国有不少行业龙头、大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比美国同类企业明显低,则投资价值显而易见。同时,还有些企业具有创新能力、有专利技术、有品牌优势的,同样具有投资价值。
事实上,投资过程的选时是最难的,谁能精准判断什么时候可以进,什么时候可以出?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越来越大,增速的下行成为铁律,在经济增速缓慢而持续下行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会逐步步入到存量主导的阶段。存量主导阶段,资本市场更多是来自于结构性的机会,而不是趋势性的机会。投资方向上,要更多选择产业升级背景下向上发展的新兴产业,或者是有民族品牌的,或者有行业龙头地位,有独创性技术的企业。
康达信阳江ISO9001认证咨询公司致力于卓越管理,更多ISO认证咨询业务:ISO9001认证咨询、14001认证咨询、OHSAS18000认证咨询、IATF16949认证咨询、ISO13485认证咨询、ISO27001认证咨询、SA8000等服务都可以联系我们!客服热线:18923324126